PCT(专利合作条约)虽常被提及为“国际专利”,但实际上它仅是一个国际申请体系,使申请人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程序中同时向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专利申请,但并不直接授予专利权。
严格来讲,“国际专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是指通过国际条约或协议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的一系列过程。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一下国际专利与国内专利的区别,以便于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国际专利。
01专利的申请费用
一般来讲,在国内申请专利的费用相对较低,包括申请费、实质审查费等官费以及可能的代理费。如果选择通过代理机构申请专利,这些费用因专利类型和代理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较为可控。
由于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申请和审查过程,国际专利申请的费用通常更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官费标准不同,且律师费或代理费也会因国家而异。通常,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官费较高,但律师费可能相对较低;而小众国家则可能官费便宜,但律师费高昂。
02专利的“地域性”保护
在我国国内申请的专利,其保护范围仅限于中国境内。专利持有人可以在中国行使专利权益,包括制造、使用、销售或引入专利产品或技术,并有权在中国进行维权。然而,这些权利并不自动延伸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通过PCT或其他国际条约申请的专利,其实就是在各个目标国家或地区分别进行申请和审查,以获得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专利保护。也就是说,虽然通过PCT等国际途径提交申请可能简化了初步步骤,但最终的专利保护仍然是地域性的,即每个国家或地区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或地区内有效。
03专利申请流程和审查制度
国内专利申请的流程通常比较简化和快速,由国内专利局或相关机构负责。流程大致包括提交申请、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和授权等。国内专利局对申请文件的要求相对统一,审查标准也较为明确。
国际专利申请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和耗时。申请人需要按照PCT或其他国际条约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国际申请,并随后进入各个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国家阶段进行审查。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立的审查制度和要求,对申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也有不同的规定,这些都影响着国际专利申请的成功率和审查周期。
04专利维持和权益保护
国内专利要维持其有效性,需要缴纳年费,专利持有人需要按时支付年费。此外,国内专利权益的保护主要是在国内进行,专利持有人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其权益。
国际专利的维持要求和费用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专利持有人需要根据各国的规定和要求,按时缴纳维持费用。此外,国际专利的权益保护需要在每个目标国家或地区进行,专利持有人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侵权和维护其权益。